学术研究 > 学术会议 > 国际档案大会

国际档案大会

发布时间 :2015-10-15 10:18:17 来源 :[news:source]

  国际档案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archives)是国际档案理事会各种活动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综合性大会,由国际档案理事会自1950年正式成立以来组织召开的世界性档案专业会议。起初每三年举行一次,到1956年第三届国际档案大会之后改为每四年召开一次。开会的时间和地点由理事会代表大会决定。理事会所有会员都可参加档案大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会员国和其他组织也可派代表出席。
  国际档案大会通常以目前各国档案工作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作为中心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除此之外,大会还要接纳新会员,改选国际档案理事会的正副主席和执行会委员,有时还要根据形势变化和工作需要修改会章。在大会期间,各专业处和专门委员会也可召集专业会议、讨论会和座谈会等等。
国际档案大会是国际档案理事会各项活动中规模最大、带有标志性的集学术研究、业务交流和会务决策于一体的综合性会议。它为各国档案工作者之间进行业务交流、讨论以及相互接触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同时也为大会东道国加强与各国档案工作者和档案机构之间的密切联系创造了有利条件。从某种程度上说,大会尤其对东道国的档案事业发展是一次良好的促进。大会关于档案专业问题的决议和建议具有权威性,尽管对成员国没有约束力,但对促进各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从1950-2006年,国际档案大会共召开了15届,各届大会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就概述如下:
第一届国际档案大会于1950年8月21日-25日在法国巴黎举行,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名代表参加了大会。这届大会主席是1948年-1950年期间担任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的法国档案局名誉局长萨马兰。大会宣布国际档案理事会正式成立,通过了会章并确定从1951年起正式创办会刊。这届大会的议题有四:关于对形成中的档案如何实行监督;档案与缩微照相;私人档案;档案参考资料出版物。围绕这些议题,大会举行了四次全会。全体会议的程序是,在大会主席的主持下,围绕一个议题,交流一篇主报告和若干辅助报告;随后会议展开自由讨论,由报告人解答讨论中提出来的各种问题,最后由通讯员对会议进行总结。以后历届大会均如此。这届大会上,法国档案局局长布来邦当选为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两位副主席分别是美国的葛罗维尔和荷兰王国档案总局局长格拉斯·温克尔。从此形成了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由大会东道国最高档案当局负责人担任的惯例。这届大会的主要贡献是:宣告了国际档案专业组织的诞生,明确了国际档案理事会的性质和任务,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档案工作者的交往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届国际档案大会于1953年6月16日→19日在荷兰海牙举行,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三百多名代表出席了大会。这届大会举行了六次全会,分别讨论了“档案术语的统一”、“档案和查考资料”、“档案和美术史”、“历史档案陈列室”、“档案工作者的训练”和“可以携带出境的档案资料的交换”六个议题。会上,荷兰王国档案总局局长格拉斯·温克尔当选为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这届大会的主要成就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会通过了关于成立档案术语词典编委会的提议,并最终导致1956年正式建立术语委员会,为日后出版《国际档案术语词典》作了良好准备。二是大会关于档案工作者培训问题的讨论,促使各国对档案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质取得了共识。三是大会就可以携带出境的档案资料的交换问题所达成的协议,促进了档案资料的国际交流,为实现档案信息的全球共享打下了初步基础。这届大会是国际档案合作运动取得重大进展的一个标志。
  第三届国际档案大会于1956年9月25日-29日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举行,参加大会的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六百多名代表。这届大会围绕“档案馆的新设备”、“永久保管的档案的鉴定”和“私人档寨”三个议题,分别召开了三次全会。意大利国家档案馆总监利加多·菲朗捷里在会上当选为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这届大会的重要成果有两点:一是大会交流了各国政府建造现代档案馆或档案库房的有益经验,就库房改建条件、馆址,选择原则、库房设备要求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从而促进了各国建造和装备档案大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二是大会对私人档案的进一步讨论,导致各国更多地关注私人档案,有点的国家在档案立法中增加了私人档案保管和保护的规定。
  第四届国际档案大会于1960年8月17日一20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参加大会的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四百八十多名代表。这届大会的议题有三“国家档案馆”、“1950年以来在档案修复、保管、照相复制等方面的新技术”和“档案与现代社会、经济的研究”。围绕这些议题,大会召开了三次全会。会上当选为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的是瑞典总档案馆馆长伊·安得逊,副主席分别是美国国家档案馆馆长乌·格罗弗和比利时总档案馆馆长萨比。这届大会也取得了很大成功。首先,围绕“国家档案馆”议题展开的讨论,建立在对25个国家的国家档案馆的调查基础上,涉及档案馆的组织、领导、人员、馆藏、档案保管和保护、档案分类和编目、库房建设、技术应用等诸多方面,内容十分丰富。特别是对档案事业两种管理体制及其对档案馆影响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大会在调查基础上对新技术在档案保管、修复、照相复制等方面中的应用进行的讨论和交流,总结了各国档案保护、修复等领域内新成就和成功经验,具有指导作用。再次,大会对档案与现代社会、经济研究关系的探讨,表明各国开始认识、并重视档案对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值得一提的是,这届大会向我国发出了邀请,我国派出三位代表以观察员的身份首次参加了国际档案大会,受到了与会代表的热情接待。大会还一致同意吸收我国作为国际档案理事会的甲类会员,但由于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没有立即加入国际档案理事会。
  第五届国际档案大会于1964年9月1日-5日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举行,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五百八十多名代表参加了大会。这届大会召开了五次全会,分别讨论了“档案分类的现代方法”、“档案工作中机械方法的引进和改进”、“档案出版物”、“教会档案”和“青年档案工作者:国家档案馆专业队伍中的‘新兵’”五个议题。比利时国家档案馆馆长萨比在会上当选为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墨西哥国家档案馆馆长伊·曼勒和西班牙档案馆和图书馆馆长米·麦斯当选为副主席。这届大会的主要成就有二:一是修改了第一届国际档案大会制定的会章,决定在会员类型上增加名誉会员一类,以表彰那些在档案领域内作出过卓越贡献的专家、学者或其他知名人士;二是讨论并肯定了来源原则的优越性,认为它也适用于现代文件的分类。这是继1910年布鲁塞尔大会首次确定该原则为档案专业的基本原则之后,国际档案界对来源原则的再次肯定。这届大会还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与会代表具有浓厚的“欧洲色彩”,五百八十多名代表中只有39名来自欧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二是具有明显的东西方“冷战”痕迹,表现是原民主德国拒绝参加大会。
  第六届国际档案大会于1968年9月3日-7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447名代表出席了大会。这届犬会的议题有三:“档案开放与缩微复制政策自由化”、“抢救与修复遭受1966年11月4日洪水灾害的意大利档案遗产”和“机关现行文件的管理”。围绕上述议题,大会举行了三次全体会议。会上当选为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的是西班牙档案馆和图书馆馆长卢·贝尔达。这届大会的贡献在于三个方面。其一,对促进各国档案开放、减少利用限制的规定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继1966年华盛顿特别国际档案大会之后,国际档案界就档案利用和开放问题采取积极促进措施的又一重要表现。其二,对各国预防灾害、抢救和修复档案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提高了各国档案人员的安全意识,以确保档案遗产免遭毁灭性损失。其三,对加强管理机关现行文件,保证进馆档案质量提出了有效建议,为文件管理机构的推广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七届国际档案大会于1972年8月22日-25日在苏联莫斯科举行,来自62个国家和地区的1057名代表出席了大会。这届大会举行了四次全会,议题分别是:“国家档案馆与机关档案室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继承性”、“新技术在档案馆的应用”、“为学者编制查考工具”和“档案工作者的国际合作和对发展中国家档案馆提供缓助”。苏联档案管理总局局长φ-и·多尔吉赫在会上当选为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这届大会主要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成果:一是提出建立文件中心的必要性,并介绍了英、法和苏联等国的成功经验,对各国具有启迪作用。二是研讨了向发展中国家档案馆提供援助的多种途径,批准设立“国际档案发展基金”,从而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档案事业的发展。三是制定了建立地区性档案培训中心的计划,为培训发展中国家的档案人员,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技能作出了积极贡献。根据这一计划于70年代在非洲建立的英语国家和法语国家两个地区培训中心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届大会举办的国际档案大会会前研讨会,受到与会者称赞,并形成一个制度,以后每届国际档案大会召开的前一周都举办会前研讨会,主要为发展中国家培训档案人员。
  第八届国际档案大会于1976年9月27日-10月1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来自77个国家和地区的四百多名代表出席了大会。这是国际档案大会第一次在欧洲以外的国家举行,突破了过去只在欧洲国家召开国际档案大会的惯例。这届大会召开了四次全会,分别讨论了“文件管理与鉴定”、“档案工作中的技术进步”、“不断增长的档案用户”和“第三世界国家档案机构的扩展”四个议题。会上当选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的是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局局长詹姆斯·罗兹,副主席分别是印度的普雷塞德和英国的艾德。这届大会的重要成果表现在:一是大会探讨了新技术对档案工作的影响,提出了许多适应新技术发展要求的设想和建议,很有参考价值。二是大会进一步促进了各国档案的开放,促使不少国家开始接受互补性档案的协调利用原则。三是大会进一步讨论了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档案协助活动,并在修改后的会章中提出国际档案理事会的一名副主席必须来自发展中国家,从而更有利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档案工作。
  第九届国际档案大会于1980年9月15日-19日在英国伦敦举行,参加大会的有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九百多名代表。这届大会首次确立了中心议题“档案的利用”,开创了以后历届大会均确立一个中心议题的先例。为了全面探讨中心议题,大会召集的前三次全会分别就“档案的学术利用”、“档案的实际利用”和“档案的普遍利用”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此外由于这届大会恰逢国际档案理事会成立30周年,因此还专门安排了第四次全体会议讨论“国际档案理事会的成就和未来”,总结国际档案理事会30年来的工作和活动情况,展望理事会的未来发展前景。英国公共档案馆馆长马布斯在会上当选为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印度的马蒂妮和原联邦德国的布姆斯当选为副主席。这届大会主要探讨了适应社会和文化发展趋势而形成的档案利用的三种类型一一档案的学术利用、实际利用和普遍利用,对各国档案利用服务的实践经验作了理论概括,有助于各国针对不同利用类型的特点,采取有效服务措施,促进利用工作的发展。这是国际档案界首次对档案利用类型所作的明确划分,对档案利用理论的发展和深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必须指出的是,这届大会是我国于1980年正式加入国际档案理事会后第一次参加的国际档案大会,原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李凤楼在会上当选为理事会执委会委员。从此,我国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档案活动,开始在国际档案领域中享有一席之地。
  第十届国际档案大会于川4年9月17日一21日在原联邦德国波恩举行,出席大会的有一百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千一百多名代表。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对档案馆的挑战一一日益繁重的任务及有限的资源”。这届大会举行了三次全会和一次特别会议。第一次会议提出了上述中心议题,第二、第三次会议分别回答了如何应付对档案馆的挑战。特别会议的议题是“交换档案资料复制件的国际联合行动”。原联邦德国档案馆馆长布姆斯当选为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副主席分别由法国的法维埃和津巴布韦的坎巴女士担任。这届大会集中探讨了新形势下各国档案馆共同面临的新挑战,与会代表通过讨论达成共识:在人、财、物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档案馆应充分挖掘潜力,加强自身的有效管理,推道广应用先进技术,加强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来应付社会发匾展带给档案馆的诸多挑战。这些共识对各国均有重要的启发作用。这也反映出国际档案界根据档案领域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探讨各国档案馆共同关注而且又必须面对的业务问题和专业挑战,集思广益,尽早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第十一届国际档案大会于1988年8月22日一26日在法国巴黎举行,来自一百一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两千多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大会的中心议题是:“新型档案材料”。这届大会举行了四次全会,前三次会议的议题分别是:“新型档案材料的形成和收集原则”、“新型档案材料的保护”和“新型档案材料的开发和利用”。第四次会议以“国际档案理事会的今天和明天”作为议题。会上当选为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的是法国国家档案局局长法维埃,副主席是加拿大的让·瓦洛和墨西哥的莫纳特里奥。这届大会针对由于档案制成材料和记录手段的日益丰富,相应地对各国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新挑战和更高要求的新形势,集中讨论了新型档案材料的收集、保护、开发和利用等一系列问题,反映出国际档案界研究领域的日益专门化、细分化和深化。大会的讨论结果和建议很有指导和参考价值。此外,这届大会就“国际档案理事会的今天和明天”展开的讨论,不仅推动国际档案理事会迈向又一新的高度,而且促使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了一份建议书,呼吁全球档案工作者勇敢承担起向新型档案材料挑战的责任,并将新型档案材料视为档案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切实做好对其的有效管理、保护和提供利用。
  第十二届国际档案大会于1992年9月6日一11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来自125个国家和地区的两千五百多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大会的中心议题是:“信息时代与档案工作者”。围绕这一主题,大会举行了四次全会,交流了四篇主报告和17篇辅助报告。其中,四篇主报告分别是:《从职业到专业:档案工作者的职业特性》、《档案标准的实施:信息时代的一种工具》、《档案教育:做好专业准备以适应21世纪社会的需要》和《档案体制:共同为社会服务队会上当选为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的是加拿大国家档案馆馆长让-皮埃尔·瓦洛。这届大会的研讨成果主要在于,面对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的发展现实,与会代表一方面就档案工作者的任务达成了共识,即档案工作者不仅必须保管好传统的纸质档案,还必须扩展到对电子文献信息的有效保管与保护。另一方面,进一步深化了对档案人员专业培训的认识,他们认为档案人员只有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不断更新和调整培训内容,才能昂首跨进21世纪。此外,在这届大会期间还举办了“档案自由论坛”和 “加拿大档案沙龙”,这些都是东道国加拿大的创举。自由论坛是一种灵活而随意的交流形式,它一般是针对档案领域中的新发展、新问题,甚至是非常敏感或有争议的问题,由与会代表自由发言,进行讨论和交流,是对大会研讨的有力补充。加拿大档案沙龙的目的是加大宣传加拿大档案工作的力度,它围绕公共计划、文件管理、档案处理、档案著录规则、档案自动化和光盘技术、档案保护、档案建筑与设备、档案机构、专业协会、专业培训等主题为与会者介绍加拿大档案工作的最新进展。档案沙龙取得了很大成功,为本届大会增色不少。
  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于1996年9月2日一7日在中国北京举行,来自130个国家和地区的两千六百多名代表参加了大会。本届大会从一开始就倍受世界瞩目。首先,因为它是本世纪举行的最后一届大会,肩负回顾历史(20世纪)、展望未来(21世纪)的重要使命,使档案事业的历史与未来在此百年一遇的庄严时刻相交接。其次,中国被确定为这届大会的主办国,意义更是非同寻常,因为它开创了国际档案大会史上的两个“第一”一一第一次在亚洲国家举行,第一次由发展中国家充当主办国。古老神秘又充满魅力的东方文化,悠久的档案工作历史,庞大的档案人员队伍,都为主办国增加了吸引力。再次,更令人称道的是,这届大会的中心议题定为“本世纪末的档案工作一一回顾与展望”。这一主题的跨度之大、内涵之深和外延之广,在历届大会中首屈一指。从纵向来看,它纵贯古今,回顾和总结了各国档案事业发展历程和国际档案界百年合作史;从横向而言,它横跨东西,阐述了中外档案理论与实践的演变及相互影响,展望了新世纪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和美好前景。百年一遇的时机,富于首创意义的主办国,博大深远的主题,使本届大会成为世界档案发展史册中的光辉篇章。
  此外,这届大会也标志着我国的国际档案活动历程步入了新的里程碑。我国最早参加国际档案活动是从1960年开始的,受国际档案理事会邀请,我国第一次派观察员出席了当年在瑞典举行的第四届国际档案大会,尽管会上一致同意接受我国为理事会甲类会员,但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限制未能实现。直到1979年,国际档案理事会再次向我国发出入会邀请,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国家档案局函告理事会,决定于1980年正式加入国际档案理事会,并以甲类会员的身份参加当年在英国召开的第九届国际档案大会。从此我国正式成为国际档案大家庭中的一员,积极参与国际档案活动。为了向世界更好地展现我国档案工作的发展成就,在国际档案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国向国际档案理事会提出了举办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的申请,最终得到了理事会的批准。申办的成功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提高的结果,而且是蓬勃发展的档案事业受到国际档案界日益关注的表现。在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这次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在国际档案事务中的历史性突破,也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档案界地位的飞速提高。围绕中心议题,这届大会召开了四次全会,分别讨论了“自1910年布鲁塞尔大会以来国际档案界的合作”、“档案立法、档案机构和档案基础建设的连续性与变化”、“自1898年荷兰《档案手册》出版以来档案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影响”和“现代技术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影响”四个议题。会上当选为理事会主席的是中国国家档案局局长王刚。这届大会开得十分圆满、成功,对促进发展中国家更广泛、更积极地参与国际档案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对推动档案学理论和档案工作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2000年9月21日—26日在西班牙历史名城塞维利亚召开,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代表济济一堂,使大会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处于世纪之交,千年之交的本届国际档案大会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和学术特点。
  大会主题宏大,议题广泛。三次全体报告会,两次平行会议,五个自由论坛,会前研讨会,以及国际档案理事会下属各处和专业委员会举办的一系列学术研讨活动,以其广泛的视角和崭新的思路将“新千年与信息社会中的档案”这一大会主题烘托得鲜明而深刻。各次会议涉及的议题十分广泛,兼顾理论和实践,全球性和区域性,社会视角和专业视角,传统理论和创新思维等各个层面,包括电子文件管理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档案学科的历史与发展,档案教育,档案立法,档案馆的社会作用,档案信息利用,档案与质量管理、档案术语等,体现了档案学研究领域的扩展和研究水平的提高。
  学术视角开阔,新论层出。本届大会的研讨中,一些新鲜主题、新鲜观点格外引人注目。如从不同角度研究“档案在休闲社会中作用”显然比第九届国际档案大会提出的“学术利用”、“实际利用”、“普遍利用”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探讨档案和档案服务的“市场化” (marketing),对一些档案管理活动实行“商业运作”问题在国际档案大会上似乎也是史无前例;不仅阐述文件、档案在运用IS09000系列标准实行质量管理 (TQM)领域中所起的作用,而且探索对档案馆工作实行质量管理的方法和程序引起了与会者很大的兴趣。会内会外的成果展示、学术交流使与会者获得大量的学术信息,昭示着档案学科正在日益走向成熟和丰满。
  第十五届国际档案大会2004年8月23日—29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来自14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代表出席了大会。这次大会的主题是“档案、记忆与知识”,每天上午有一个主报告,分别从政治民主、经济发展、文学创作、历史再现、新闻真实等多学科视角分析了档案利用对国际地区政治冲突的解决;经济一体化的文化沟通;国家的历史、政治和社会记忆的完整建构;个人及家庭记忆的真实性确认等方面的学术贡献及其重要社会功能。主报告会后是三个主题会议,每个主题下又有五个子题目的平行会议,子题目由若干专题报告分时段进行,因此,大会共组织了200场次报告,有400余人发言。三个主题会议分别是“档案与记忆”、“档案与知识”、“档案与社会”。国际档案理事会下属机构在大会期间分别召开了工作会议。大会每天还设有档案沙龙,讨论档案与人权等若干问题。
  围绕“档案、记忆与知识”的主题,大会讨论了档案作为人类记忆库的重要社会功能,档案是知识的存储器,是知识咨询和转换的中介,是过去和未来历史联系的桥梁。把档案看成文件库的传统看法正在被记忆库的认识所取代。面对档案的新功能,会议讨论了如下核心问题:档案记录的是谁的记忆?从档案中能找到过去的什么记忆?记忆是如何形成的?集体记忆或共同记忆的性质是什么?如何从档案中寻找记忆?当记忆不能恢复或记忆的真实性无法确认时档案可以帮助人们从遗忘中寻找什么?记忆与集体或个人身份的关系是什么?会议还涉及战争和变迁中的档案转移问题;跨机构和跨领域的文件管理问题;电子网络的互操作性问题;跨国公司的文件保管、利用与整理问题;文件和档案管理的国际标准等。
  本次大会有几大亮点:一是确定了国际档案理事会的战略方针及其优先发展的内容;二是肯定了葡萄牙国家建筑和纪念性建筑部的档案数字化保护和利用项目的成果和计划;三是文件和档案集成管理逐渐成为国际化趋势;四是文件和档案管理标准研究取得一定进展,并展现出越来越多的国际化方向。丰富多彩的平行会议、专题研讨、档案沙龙等为档案工作者认识档案与记忆、档案与知识、档案与社会提供了多学科和多视角的思考,为代表们提供了各式各样学习、交流和传播档案知识的机会。第十五届国际档案大会于28日正式闭幕,确定第十六届国际档案大会在马来西亚召开。
 (转自中国人民大学档案馆)
  

版权所有 海南师范大学档案馆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昆南路99号
学生档案部:0898-65815295  综合档案部:0898-65815290
信息开发部:0898-65815294/32861087  办公室:0898-65815294